98.8.29.『鍾理和文集』- 鍾理和
鍾理和是台灣戰後第一代作家,他生於民國四年,死於民國四十九年,得年僅46歲,一生窮困潦倒、顛沛流離。他在日本統治下的殖民地長大成人,受日本教育,又讀漢書私塾,雖然只有高小畢業的學歷,但漢文底子不錯。他因一心一力愛上同村的同姓女子鍾臺妹,面對當年傳統農業社會封建頑固的觀念,受盡了家族的反對,人們的奚落,鄉人的白眼,不得不私奔跑到滿州國的奉天(瀋陽)去謀食,這又使他看清了人們猙惡的面容,也使他吃盡了困頓貧乏饑寒交迫的生活壓力之苦,兩人卻無怨無悔。



之後,他攜妻子轉到北平,仍然諸事不順,生活靠一位表兄弟接濟,他則專事寫作,雖有作品陸續發表,但收入微薄,仍無補於現實的殘酷。抗日戰爭期間,定居於北平甚至整個中國大陸的台灣人之所謂『白番薯』,妾身不明,立場尷尬,也備受歧視及敵視,於是他撰文『為台灣青年伸冤』。民國三十五年,鍾理和與妻台妹以難民身份坐難民船回台灣,回到離開八年的美濃笠山家中,不久即因肺疾初發而病倒。次年他肺病惡化,遂北上台北松山療養院診療,一去三年,家裡薄產幾乎為了醫病而變賣花用殆盡,全家生計都靠臺妹辛苦勞作獨立支撐,客家女性之能吃苦耐勞、堅苦卓絕,令人敬佩。



民國三十九年他36歲,病情校穩定後,乃返回離開三年的家,但身體仍然虛弱,不堪勞累,所以在家休養,妻子仍為生活在外奔波。其間陸續有作品發表,一直到民國四十九年46歲肺疾復發,一面喀血仍然一面勤寫不輟,最後竟血染稿紙,含恨而亡。留下的許多遺作,於死後經朋友整理後陸續發表,始漸成名而受到重視,這只能算是死後哀榮吧。



本書收錄他的幾篇中小篇;小說就取材方面,有他在滿州及中國大陸生活的回憶,和對台灣人命運的感思,如『門』『白薯的悲哀』。有他個人的生活經驗,有濃厚的自傳色彩,如『貧賤夫妻』『復活』『野茫茫』『同姓之婚』『奔逃』。也有寫農村、農民與鄉居生活,如『故鄉』。還有寫戰後台灣農村的衰敗、凋敝,如『竹頭村』『山火』『菸樓』等。但或許限於篇幅,他最有名的一篇『原鄉人』並未收錄在本書之內。鍾理和的小說,儘管人物名稱不同,但都隱隱約約有他自己的身影,訴說著他那些驚濤駭浪、百般折磨換來的經歷,幾乎每篇都是悲苦的人物,悲苦的命運,悲苦的生活,如果這些故事都是反應、折射他的真正生活,那這個人的命運真的未免太悲苦、太令人同情了。尤其他和他的妻子鐵妹,為了愛情,不惜拋棄所有,冷眉橫對千夫指,雙雙攜手私奔,嚐盡各種人間冷暖,這種勇氣及毅力,就足以令人肅然起敬了。



鍾理和也許是因為他的中國生活背景所影響,所以他的文字,有中國式的優美,卻欠缺鄉土式的拙樸,有人認為或許是一種缺點,但我認為文學的可貴、可愛之處,就是各人有各人的風格,各人有各人的美感,百川匯流,始成大海,台灣的鄉土作家,不一定就非用台灣的語言來寫作吧!


 

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wlquf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